长城内外皆故乡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内蒙古的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是中国“最长”的省份。由于地域狭长,内蒙古自治区成了中国毗邻省区最多的自治区。在东南西三面,内蒙古与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大省份均与之接壤。而在北面,还有文化相近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等国家。
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内,不仅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火山群、中国最大的冰臼群、亚洲最大的河套灌区、沙地、荒漠等奇特景观,还有横贯东西的长城。内蒙古境内长城遗存的朝代丰富,现存已经过考古的遗迹包括战国、秦、隋、宋(金界壕)、明五个朝代。各个朝代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
01
长城内外
长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建筑奇迹,横直在中国北方。所谓“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起西辽河流城,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到达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其中部南临农耕发达的黄河流域,北倚牧场广茂的欧亚草原,是中原腹地与欧亚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主要区域。
内蒙古长城墙体长为7570千米,包括长城墙体、擦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选产13728处,是中国最多、最集中、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长城古迹。
·内蒙古境内的历代长城示意图。
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族群的经济生活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狩猎的混合经济。距今3500年左右,受干冷气候影响,草原地区逐渐形成“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秦汉一统中原,北方匈奴崛起,长达数百年的汉匈战争,不仅加速了中国境内的民族融合,也掀起了席卷欧亚的民族大迁徙的序幕。此后,鲜卑自大兴安岭南下,建立了北魏王朝。唐宋时期,突厥、回鹘、契丹先后控制蒙古地区。
13世纪,地跨欧亚的蒙古铁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蒙古等草原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北方各民族的不断兴替中,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碰撞交流、走向融合,在中华文明中书写了生机勃勃又多姿绚烂的篇章。
长城,横贯内蒙古境内,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虽以军事防御设施存在,其背后的意义,则是向往和平的象征。
中原农耕民族修筑长城的目的,更是期盼以长城为界和平共处,长城内外的各民族沟通有无、守望相助、安居乐业。这片土地地处交流的枢纽,留下了众多人物往来的印迹与珍贵的文物。
2021年9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展览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 以“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个部分,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02
农牧结合
展览的第一部分“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分为“西东共鸣——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和“游牧渐强——考古学上的多元因子”2个章节,主要讲述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
--- 西东共鸣 ---
一般来讲,长城以北宜牧,长城以南适农。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不仅是自然与生态环境使然,也是不同族群与文化在此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化导致时农时牧成为这里主要的经济社会形态。从夏商时期开始,农耕与畜牧业区域的变化,使长城地带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凸显出来。
·夏商 彩绘陶罐。©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的彩绘陶鬲,是为死者随葬专门制作的。器身上在黑色底衬上用红白二色绘出二方连续的多单元繁缛几何纹,这在中原地区同时代的陶器中罕见,但其几何图案的构图却表明了与中原腹地古代文化的姻亲关系。
·夏商 彩绘陶鬲。©内蒙古博物院
--- 游牧渐强 ---
长城地带真正的游牧文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凉城毛庆沟文化和鄂尔多斯地区的桃红巴拉文化,都彰显出程度不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端倪。目前考古发现的以动物和动物搏噬纹为装饰题材的各类青铜文物,彰显出青铜时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地域特征。
西周的“许季姜”青铜簋,器底铭文3行16字,“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许为国名,姜为姓。许国,春秋二十国之一,基本活动区域在许州即今河南许昌境内。这件文物反映了东胡民族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原本在中原腹地制造的青铜器,从许国传入到边陲北方,成为当时东胡贵族的陪葬礼器。
·西周 “许季姜”青铜簋。©内蒙古博物院
02
修建长城
第二部分“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分为“万里长城——阻不断的南北交往”“民族熔炉——拓跋鲜卑的融合之路”“走向统一——隋唐时期的繁荣”3个章节,主要体现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
--- 万里长城 ---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对中原诸侯的威胁日益增强,秦、赵、燕等诸侯国纷纷修筑长城。战国晚期,匈奴兴起于蒙古高原,并首次在北方草原建立了部落联盟形式的“马上行国”。随着匈奴部落联盟的日益强大,秦汉两朝亦大规模修建长城,并不断完善其防御功能。
·内蒙古固阳秦长城遗址。
·战国 虎表豕咬斗纹金带饰。©鄂尔多斯博物院
·秦 彩绘陶壶。©内蒙古博物院
--- 民族熔炉 ---
长城的修建依然无法阻挡双方的交流与交往,长城地带的诸多部族或者内徙融入中原农耕民族,或者北越长城成为匈奴部落联盟的一员。汉匈和亲、边关贸易、张骞“凿空”、东西交流等都无法避开长城两侧的汉匈双方。
·东汉 月牙形金饰牌 内蒙古博物院
在众多的展品中,有一方“单于和亲”砖范,砖上正面有文字“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背面是一匹剽悍的奔马。这方砖范记载的正是汉代昭君出塞和亲,成为当时胡汉交流的历史物证。
·汉 “单于和亲”砖范。©国家博物馆
东汉晚期,鲜卑占据匈奴故地,并在逐步南迁中融合汉化。隋唐时期,北方草原的突厥、回鹘等,尊崇中原礼法,联通西方诸邦,为中西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助力添彩。
·东汉 龙首青铜灶。©内蒙古博物院藏
·魏晋 鹿首金步摇冠。©内蒙古博物院藏
--- 走向统一 ---
摩羯是印度神话中的动物形象,身形巨大,是一种鱼身鱼尾的动物,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有翻江倒海的力量。摩羯意象大约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逐步汉化,在唐代融入了龙和鱼的特征,成为唐朝常见的纹饰,也正好向后人诉说着包罗万象的大唐雄风。
·唐 摩羯纹金花银提梁壶。©内蒙古博物院
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的唐代金银器举世闻名,而在内蒙古赤峰哈达沟唐代窖藏中,也出土了一批工艺水平很高的金银器。摩羯戏珠纹金花银盘体形硕大、做工精湛,摩羯纹金花银提梁壶造型优美、刻画逼真,充分体现了唐代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精美华丽的金银器艺术风格。
·晚唐 摩羯戏珠纹金花银盘。©内蒙古博物院
03
多元文化
第三部分为“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分为“并存与更替——辽、宋、金的交往”“多元汇聚——元朝的大一统”“并立与交融——明朝与蒙古的互动”“守疆卫土——清朝的漠南蒙古”4个章节,主要讲述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各民族的融合。
--- 并存与更替 ---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原宋王朝与北方割据政权——辽、金并立的时期。虽然彼此间有的设置了军事防御设施,但北方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交往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契丹、党项、女真及汉族政权的并立和更替过程中,游牧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接纳农耕文化,引起了他们社会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辽 花口金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
高翅鎏金银冠,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专用的一种冠饰。用鎏金薄银片分别锤击,并用细银丝缝缀加固而成。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孔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云纹等。冠顶缀饰道教原始天尊像。陈国公主的伯父辽圣宗以及叔父耶律隆裕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此冠以道教人物为饰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辽 高翅鎏金银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游牧民族的冲击,也为中原王朝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对抗和融合中,为后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辽代 左:金釦花口白瓷盘 内蒙古博物院藏 | 右:银釦花口白瓷盘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多元汇聚 ---
入元以后,统治者采行汉法、实行行省制度;尊孔重儒,开科取士;畅行驿路交通、鼓励经济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长城也失去了其军事防御的意义。
1206年,经过长期征战,蒙古乞颜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政权。随后又南下攻灭夏、金政权,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71年建立的元朝,使得中华一统的疆域空前广阔,来自境内外的民族众多。元初,统治者十分注重南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对科技文化亦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元 嵌宝石掐丝金花饰。©内蒙古博物院
--- 并立与交融 ---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统治者退回到蒙古草原,与明廷沿长城分立。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修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并在沿线先后设置九个边镇,长城防御体系达到可谓空前完备的程度。
·内蒙古乌兰察布明长城遗址。
1480年后,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其孙俺答汗接受明朝的封贡,在长城边关开启了定期的明蒙互市贸易,为实现中原与北方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与交流交往奠定了基础。
·明《九边图》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为防御蒙古南下,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逐步在北部边疆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这就是九边防御体制。九边各镇设有镇守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等官,无固定品级、无定员。九边各镇驻有重兵。常驻兵称主兵,额设60万左右;此外还有临时调集的军队,数量相当可观。
九边屯戍连绵,城堡遍布,是明朝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时期,又是明蒙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地带。
·清 蒙古象棋。©内蒙古博物院藏
清代在蒙古地区遍设盟旗,旗为清朝国家行政体制中蒙古地区的基本军事、行政单位,旗之最高长官称札萨克,选自效忠清廷且军功卓著的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可世袭罔替。此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扎萨克银印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颁予成吉思汗第二十一世孙松喇布之印。
04
展览信息
2021年9月28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内蒙古博物院承办,是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又一大型文物精品展。展览地点为国博北9展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闭展日期。
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个部分,通过240多件(套)的精品文物, 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
本次展览是内蒙古博物院与国家博物馆继2002年联合举办“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之后的再度合作。
展览展品内容丰富,既有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乌兰察布博物馆等藏如“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相关器物。
延伸阅读:
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华夏之华
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发现中医之美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国博君、博物馆中国、文博圈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